最近兩年,心理咨詢師考證熱度持續攀升,但很多人盲目跟風報名后才發現踩了坑。作為從業8年的職業規劃師,我整理了最真實的行業現狀,幫大家避開常見誤區。
首先要明確的是,目前中科院心理所頒發的《心理咨詢師基礎培訓合格證書》是行業認可度較高的證書。但考證不等于就業,根據2023年行業調查報告顯示,持證人員中實際從事咨詢工作的僅占17%。
以下五類人尤其要慎重考慮,
1. 期待"拿證即高薪"的轉行者,新手咨詢師時薪普遍在80-150元,需要3-5年沉淀
2. 工作996的上班族,個案督導、繼續教育需要大量時間投入
3. 性格內向不善溝通者,咨詢工作的70%時間都在與人深度交流
4. 經濟壓力較大群體,系統培訓費用約2-3萬,還需持續投入學習
5. 單純為解決自身問題者,咨詢師需要保持專業界限,不能自我治療
建議先參加39元試聽課,重點考察,培訓機構是否具備中科院授權資質、課程是否包含督導實踐、后續是否有實習資源對接。切記查看合同細則,警惕"包就業"等虛假承諾。

心理咨詢師證含金量高嗎?
“考個心理咨詢師證到底值不值?聽說現在這證爛大街了?”作為一個在心理行業摸爬滾打五年的“上岸人”,今天掏心窩子跟大家嘮嘮這事兒。
一、證書本身只是敲門磚
現在市面上的心理咨詢師證確實五花八門。自從國家取消二三級考試后,中科院心理所、中國心理學會這些機構的培訓證書成了主流。但說白了,這些證只能證明你系統學過心理學基礎,跟真正能接咨詢的水平還差著十萬八千里。就像考了駕照不等于會漂移,這個道理大家都懂。
二、行業現狀有點“冰火兩重天”
二三線城市很多拿了證的人確實在吃灰,但一線城市專業機構的好咨詢師預約排到三個月后是常事。去年北京某三甲醫院招心理咨詢師,要求有500小時以上個案經驗,起薪直接開到25k。關鍵不是證書沒用,是光有證真的不夠用。
三、別被“月入過萬”忽悠瘸了
培訓機構宣傳的“輕松接單月入過萬”,聽聽就算了。新手咨詢師前兩年基本都在貼錢做督導、參加培訓。認識個同行在深圳干了三年,現在每小時收費600,但每年花在專業培訓上的錢就得兩三萬。這行講究的是長期投入,跟中醫有點像,越老越吃香。
四、這三個情況建議你考
1. 教育從業者,學校心理老師崗現在必須持證上崗,很多班主任考這個證處理學生心理問題特順手
2. 想轉行的白領,人力資源、社區工作這些崗位,有心理學背景晉升空間更大
3. 全職媽媽群體,既能科學育兒,還能通過兼職平臺接些親子咨詢的活兒
五、挑培訓機構的門道
現在市面培訓費從3000到上萬的都有,重點看三點,有沒有完整的實操訓練(至少包含20次模擬咨詢)、是否提供實習機會(跟社區或學校合作那種)、培訓師資歷(查老師是否在正規機構執業)。去年有個朋友圖便宜報了個1999的速成班,結果連最基本的傾聽技巧都沒練明白。
說到底,心理咨詢師證的含金量取決于你怎么用它。就像同樣的面粉,有人只能蒸饅頭,有人能做出翻糖蛋糕。這個行業正在經歷大浪淘沙的過程,真正能留下來的,永遠是那些持續精進專業、用心對待來訪者的人。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