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臺收到不少粉絲提問,"現在市面上各種心理咨詢師證書看得人眼花,到底哪個才算數?"這個問題問得太及時了!自從2017年國家取消心理咨詢師職業資格認定后,整個行業確實有點"群魔亂舞"的感覺。
先給大家吃個定心丸,現在行業內公認的權威認證就兩種。一種是中科院心理所頒發的《心理咨詢師基礎培訓合格證書》,這個相當于原來的三級咨詢師水平;另一種是中國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注冊系統的注冊心理師認證,這個要求更高,需要完成至少500小時個案咨詢經驗。
我認識個在社區做心理咨詢的姑娘小芳,去年花9800塊報了個"國際高級心理咨詢師"速成班,結果去應聘時人家機構根本不認。后來老老實實考了中科院的證書,今年已經在青少年心理輔導站正式上崗了。所以說選對認證機構太重要了!
現在市面上常見的幾個坑得特別注意,
1. 帶"國際"字樣的證書基本都是擦邊球
2. 承諾"包就業"的培訓機構要留個心眼
3. 低于3個月培訓周期的課程慎選
建議想入行的朋友重點關注中科院心理所和各省心理衛生協會的培訓項目。課程設置一般包含理論+實操+督導,完整學下來大概需要6-8個月。學費方面,正規機構的全套培訓費用在6000-12000之間比較合理。
說一千,道一萬給想考證的朋友提個醒,心理咨詢師這個職業需要持續學習,考完證才是萬里長征第一步。平時可以多參加心理沙龍、讀書會,積累實戰經驗更重要。

心理咨詢師證書怎么選?這些機構最靠譜
☆一、證書到底有沒有用?先搞清門道☆
很多人糾結“心理咨詢師證書值不值得考”,其實答案很簡單,證書是敲門磚,但關鍵看發證單位是誰。
2017年國家取消了人社部頒發的二、三級心理咨詢師資格證,現在行業內的證書主要由第三方機構頒發。這時候,選對發證單位的權威性就成了核心。比如,中科院心理所、中國心理學會等機構背景強、行業認可度高,考它們的證書更靠譜。
☆二、選機構的三大硬指標☆
1. ☆看背景,別被“山寨機構”忽悠☆
有些機構名字聽起來高大上,實際是空殼公司。優先選擇有科研背景或行業背書的單位,比如,
中科院心理所,國內心理學領域的“老大哥”,課程系統扎實,證書全國通用。
中國心理學會,成立時間早,行業資源豐富,培訓內容側重實踐。
地方心理協會,比如省市級心理衛生協會,本地認可度較高。
2. ☆比課程,課時和內容才是硬道理☆
很多低價班打著““抱過””旗號,實際課程只有幾十個課時,學完連基礎咨詢技巧都搞不明白。正規課程至少需要300小時以上,涵蓋理論、技術、倫理等內容,最好有線下實操或案例分析。
3. ☆問口碑,“懂行的人”的經驗最真實☆
報名前多上網查評價,尤其是學員的反饋。比如,
機構是否中途加收費用?
老師有沒有一線咨詢經驗?
考試通過后能否推薦實習機會?
☆三、這幾家機構可以閉眼入☆
結合行業口碑和實際體驗,推薦以下幾家靠譜機構(排名不分先后),
☆1. 中科院心理所培訓項目☆
優勢,課程體系嚴謹,從基礎心理學到咨詢技術全覆蓋,適合想系統學習的小白。
適合人群,追求高含金量證書,未來打算全職從業的人。
☆2. 中國心理學會標準委項目☆
優勢,課程側重案例實操,講師多為醫院或高校的資深咨詢師,能學到接地氣的技術。
適合人群,在職人員想兼職接個案,或已有基礎想提升技能。
☆3. 某省心理衛生協會培訓(以當地為例)☆
優勢,本地資源豐富,結業后容易對接社區或學校實習。
適合人群,打算在本地發展,需要快速積累人脈的新手。
☆四、“躲雷”門道,這些套路要小心☆
1. 警惕“速成班”,心理咨詢需要長期積累,7天拿證的基本是廢紙。
2. 拒絕“包就業”承諾,正規機構只會推薦實習機會,而不是保證高薪職位。
3. 別迷信“國際證書”,除非你想去國外執業,否則優先選國內認可的證書。
☆五、一點個人建議☆
考證只是開始,真正的功夫在課后。多參加公益咨詢、讀書會,或者跟著資深老師做助理,比埋頭刷題更有用。如果單純為了“拿證”而學,不如把錢省下來干點別的。
學姐提醒一句,報名前一定要試聽課程!感受老師的講課風格,看看自己能不能堅持學下去。畢竟,心理咨詢是和人打交道的工作,熱愛和耐心比證書更重要。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