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很多朋友在知乎搜索"心理咨詢師三級",但90%的人都沒搞懂三個關鍵問題:這個證到底有沒有用?報考機構怎么選才不上當?考完真能兼職接單嗎?我花了半個月整理出這份接地氣的報考秘訣,看完能幫你省下3000塊冤枉錢。
一、報考條件比你想的簡單
現在考心理咨詢師三級根本不用找中介!年滿20周歲、大專學歷就能直接報名,在校大學生用學生證也能考。重點來了:根本不需要先考四級!那些說必須逐級考試的都是機構的話術,去年我表妹中專畢業照樣一次考過了三級。
二、這五類人建議繞道
1. 急著拿證賺錢的:考完至少要做半年公益咨詢才能接單
2. 自己心理狀態不穩定的(半年有抑郁/焦慮癥狀的)
3. 以為能進醫院工作的(醫院只認醫師資格證)
4. 35歲以上的轉行者(實操訓練要重新適應)
5. 單純想解決家庭矛盾的(考證不如直接做婚姻咨詢)
三、選機構記住三個不要
1. 不要信"包就業"承諾(正規機構最多推薦實習)
2. 不要選價格低于3800的(肯定要二次收費)
3. 不要簽電子合同(紙質合同才有法律效力)
四、備考有捷徑
重點啃透《基礎心理學》和《咨詢技能》兩本書,每天刷30道真題。有個訣竅:案例分析題記模板就行,把"建立關系-收集資料-制定方案"這三步寫清楚,至少能拿70%分數。
五、證書的正確用法
拿到證先掛靠社區心理服務站,時薪35-50元積累案例。等有20個成功案例再開線上咨詢,建議從青少年教育咨詢切入,這個領域需求量大且糾紛少。我同事在抖音做親子關系科普,現在時薪都漲到200了。
相關閱讀推薦:《考完心理咨詢師三級,怎么找靠譜的實習機構?》

考完心理咨詢師三級,怎么找靠譜的實習機構?
☆一、先明確自己的實習目標☆
找實習不是“有個地方待就行”,先問自己幾個問題:
想接觸哪類人群?比如青少年、家庭關系、職場壓力等;
更傾向哪種咨詢流派?認知行為、人本主義還是精神分析?
希望機構提供哪些支持?比如督導頻率、個案數量、培訓資源。
目標清晰了,篩選時才能有的放矢。
☆二、靠譜機構的“挖寶”渠道☆
1. 熟人推薦最省心
多問同行前輩、培訓老師或同學,他們踩過坑的機構會直接告訴你“雷點”,推薦的也更靠譜。
2. 高校/醫院資源別放過
很多高校心理系、公立醫院心理科會招實習助理,這類平臺資質正規,案例豐富,還能接觸督導團隊。
3. 行業協會官網蹲機會
比如中國心理學會、地方心理衛生協會的網站,常發布合作機構招募信息,專業度有保障。
4. 求職平臺別只盯“大廠”
在BOSS直聘、拉勾等平臺搜“心理咨詢實習”時,優先看那些明確寫清代教老師資質、實習內容的崗位,避開描述模糊的“皮包公司”。
☆三、3招快速篩出“潛力股”機構☆
1. 看資質:別被“名頭”忽悠
查營業執照和行業認證,比如是否掛靠正規醫院、高校,或在衛健委有備案;
警惕“包就業”“高薪承諾”的機構,心理咨詢行業靠實力說話,這類宣傳多半有貓膩。
2. 問督導:有沒有老司機帶路
實習的核心價值在于學習經驗,一定要確認:
督導老師的背景(比如從業年限、擅長領域);
督導形式(一對一還是小組督導?每周幾次?);
是否提供個案觀摩和實操機會。
3. 看實習內容:拒絕“打雜專業戶”
靠譜機構會明確實習生的成長路徑,比如:
前1-2個月旁聽案例+寫記錄;
中期在督導下做簡單咨詢;
后期獨立接個案并復盤。
如果對方只讓你做客服、整理檔案,趕緊跑!
☆四、“躲雷”門道:這些雷區千萬別踩☆
收費實習?快逃!
正規機構不會向實習生收“培訓費”“保證金”,反而可能提供補貼。
“掛名實習”風險大
有些機構聲稱“蓋章就行,不用坐班”,但這種經歷對工作毫無幫助,還可能被用人單位質疑。
合同細節要摳清
簽協議前重點看:保密條款、個案分配機制、離職后能否帶走案例報告(需脫敏),避免后期扯皮。
☆五、實地考察:用“望聞問切”把關☆
決定去之前,建議到機構現場看看:
1. 環境是否專業
咨詢室私密性如何?有無配備沙盤、測評工具等基礎設備?
2. 和在職咨詢師聊聊天
問問他們的工作體驗,比如個案量、督導支持、團隊氛圍,真實反饋比HR說的更靠譜。
3. 觀察接待流程
從前臺登記到咨詢師對接,流程是否規范?客戶反饋如何?
☆六、實習期間“薅羊毛”技巧☆
進了機構也別悶頭干活,聰明人都這么做:
多蹭免費培訓:很多機構內部有案例研討會、技能培訓,主動申請參加;
建立案例庫:在保密前提下,記錄典型個案的處理思路,做成自己的素材庫;
找督導“開小灶”:定期帶著問題請教,比如“上次來訪者情緒爆發,我回應方式合適嗎?”
學姐提醒一句:選實習就像找對象,合適比光環重要。寧可多花時間調研,也別隨便將就——你的第一個實戰平臺,很可能決定了未來兩三年的職業方向!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