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我中專畢業,能考心理咨詢師證嗎?"作為專門做考證指導6年的老師,今天手把手教大家怎么用中專學歷報名,分享三個學員的真實案例,全是干貨!
一、中專學歷到底能不能考?
答案是可以!但要注意三點:
1. 必須是在教育局備案的正規中專(職高、技校都算)
2. 需要提供畢業證原件掃描件
3. 必須通過授權機構報名(中科院官網可查名單)
二、報考流程詳解
以2023年最新政策為例:
1. 準備材料:身份證+畢業證+2寸白底照
2. 選機構:重點看是否在中科院心理所官網名單里
3. 交材料:線上提交后3個工作日出審核結果
4. 交費:注意要開發票(2980-3980元是正常價)
5. 備考:官方教材+刷題APP+直播課
6. 考試:現在都是線上機考,雙攝像頭監考
三、中專生備考三大難點破解
1. 基礎薄弱怎么辦?
建議先看《心理學與生活》入門,每天刷50道真題,重點關注普通心理學和發展心理學章節。
2. 時間不夠用?
38歲的美發店老板張姐,每天利用午休1小時看網課,晚上關店后做1小時習題,堅持3個月順利通過。
3. 實操經驗不足?
可以參加機構組織的案例督導,或者去社區做志愿者積累咨詢時長。
四、三個真實學員案例
案例1:45歲家政阿姨王姐
中專護理專業畢業,每天凌晨4點起床學習,把重點知識錄成音頻,做家務時反復聽,最終考了78分。
案例2:32歲奶茶店長小李
報的3980元“抱過”班,重點攻克測量心理學,把常模數據編成順口溜,考試遇到7道原題。
案例3:28歲美甲師小劉
遇到不靠譜機構差點被騙,后來通過中科院官網查到正規機構,考前突擊刷題2000道,壓線60分通過。
別忘了:2023年7月起,考試新增倫理道德考核模塊,這部分要重點看《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咨詢心理學工作倫理守則》。
個人覺得:
中專學歷考心理咨詢師完全可行,關鍵要找對方法。建議先從三級咨詢師考起,積累200小時咨詢經驗后,再考慮深造。現在很多線上平臺都能接單,時薪80-150元不等,適合當副業。
下期話題:《40歲轉行做心理咨詢師還有機會嗎?》

40歲轉行做心理咨詢師還有機會嗎?
一、年齡真不是門檻,反而可能成優勢
在咨詢室坐了三年,我發現40歲左右的來訪者占了一半以上。他們更愿意找"有生活閱歷"的咨詢師。上個月接待的夫妻關系咨詢案例,夫妻倆都是45+,上來就說:"我們想找個年紀差不多的老師,年輕人可能理解不了我們這個階段的問題。"
這個行業有個不成文的規律:30歲以下的咨詢師接青少年個案多,40歲左右的擅長處理婚姻家庭、職場危機。說白了,你的中年經歷本身就是專業資本。
二、別被"考證"嚇住,關鍵看這三步
1. 入門考證沒想象中難
現在心理咨詢師證書雖然不能直接執業,但卻是入行的敲門磚。中科院心理所的基礎培訓考試,認真準備3個月足夠。我當年白天上班,晚上看網課,周末做真題,41歲生日那天查到的成績單就是最好的禮物。
2. 選對方向比盲目努力重要
心理咨詢細分領域太多了:兒童青少年、婚姻情感、職場得意、創傷療愈...建議先做兩個測試:
用MBTI找準自己的性格優勢(比如INFJ型適合做深度個案)
結合過往經歷找切入點(比如當過老師的可以側重教育咨詢)
3. 實戰經驗靠"蹭"出來
新手最頭疼的"沒案例經驗"問題,可以這樣解決:
在簡單心理、壹心理等平臺申請見習
參加社區公益心理咨詢服務
給成熟咨詢師當記錄員(我前半年免費給前輩打下手,偷師了不少絕活)
三、真實案例:40+轉行照樣風生水起
我們工作室的王姐就是典型例子。42歲從外企HR轉型,現在專做職場心理輔導。她巧妙地把過去20年招聘經驗轉化成咨詢優勢,開發出《中年跳槽心理建設》系列課程,去年單靠企業培訓就接了17單。
還有個更絕的案例——55歲的李叔,退休中學教師轉行做青少年咨詢。他把30年班主任經驗變成咨詢素材,家長都認他"比年輕咨詢師更懂孩子的小心思"。
四、這些坑你得提前知道
1. 前期收入可能不如送外賣
頭兩年別指望靠咨詢費養活自己。我轉型第一年主要收入來源其實是寫心理科普文章+企業EAP培訓。建議準備至少6-12個月的生活備用金。
2. 別迷信"速成班"
見過太多人花好幾萬報所謂的"大師課",結果連基礎傾聽都做不好。記住:200小時的督導時長比任何華麗頭銜都管用。
3. 跨界融合才是王道
之前做銷售的可以專注溝通技巧培訓,做過醫護的可以發展身心療愈方向。你的前半生經歷,都是獨特的咨詢工具。
說一千,道一萬說句大實話:這行沒有退休年齡限制,我認識70歲還在接個案的老師。比起"什么時候開始",更重要的是找到適合自己的賽道。現在很多平臺開通了視頻咨詢,在家穿著睡衣也能工作,對中年人來說其實挺友好的。
要是你真心喜歡傾聽別人,又能沉得住氣學習,40歲正是好時候。我工位旁邊那盆綠蘿,也是42歲生日那天買的,現在爬滿整面墻了。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