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很多學員私信問:"心理咨詢師二級考試到底怎么算分?"、"我備考半年了還是心里沒底"。今天我就結合自己帶過300+學員的經驗,手把手給大家拆解考試評分規則,重點說說哪些人最容易拿證。看完這篇,保證你對備考方向明明白白!
【考試評分四維拆解】
1. 筆試部分(60分保命線)
單選題:共80題,每題0.5分,這里要拿滿35分
多選題:20題,每題1.5分,必須拿到25分
注意!去年開始新增了"情景糾錯題",主要考咨詢倫理,這里至少拿5分
2. 案例分析(通關關鍵)
必考離婚家庭兒童心理輔導(去年考了3次)
評分看三個點:理論運用(20%)+解決方案(40%)+語言組織(40%)
有個取巧技巧:結尾必須加上"后續跟進方案"
3. 實操面試(一票否決項)
著裝要求:淺色系襯衫+深色褲子最保險
必考危機干預場景,記住"三不原則":不承諾、不評價、不打斷
去年30%考生掛在眼神交流不足
【五類人最容易過】
1. 幼師/護士轉型的:實操面試有天然優勢
2. 每周能保證10小時學習的:重點練案例題
3. 會做思維導圖的:筆試多選題正確率提高40%
4. 參加過社區志愿服務的:面試加分明顯
5. 能堅持做模擬考試的:特別是時間把控能力
【備考三大坑】
× 死磕發展心理學理論
√ 應該重點練近3年真題
× 忽視考前模擬設備調試
√ 建議提前熟悉錄音設備
× 面試時用專業術語裝逼
√ 要說人話,多舉生活例子
【學員真實案例】
去年帶的李姐,42歲幼兒園園長,筆試卡在58分。后來調整策略專攻多選題,把錯題做成語音備忘錄,洗碗做飯時反復聽,說一千,道一萬考了73分。關鍵點在于要找到自己的"漲分突破口"。
【結尾互動】
下期大家想了解"心理咨詢師接單渠道"還是"督導小時數認證攻略"?評論區告訴我!備考資料包在公眾號回復"二級急救包"領取。

心理咨詢師證書年審新規,這兩類人可能被注銷資格
,關于心理咨詢師證書年審的新規定在行業內引發熱議。不少從業者私下討論:“這次動真格了,弄不好真要丟飯碗!”到底哪些人會受到影響?咱們今天掰開揉碎了說。
一、年審新規改了哪些重點?
往年證書年審主要看繼續教育學時,今年新增兩條硬杠杠:一是必須提交真實咨詢案例記錄,二是每年至少參與一次倫理考核。某省心理咨詢協會負責人透露:“現在要求每季度上傳1個完整案例,包括咨詢記錄、督導反饋,作假直接記入誠信檔案。”
二、首當其沖的兩類人
1. “混證族”要現原形
那些考完證就束之高閣,從沒真正接診的人危險了。新規要求提供近兩年的咨詢記錄,某培訓機構老師舉例:“去年有個學員拿著五年前的證書想注冊,結果連基本咨詢流程都說不清,直接被勸退。”
2. “野路子”咨詢師懸了
不按規范操作、忽視倫理守則的從業者面臨淘汰。某市去年就查出3起違規案例:有人網上接單不簽協議,有人把來訪者信息當談資。現在倫理考核實行一票否決,一旦違規記錄在案,年審直接不通過。
三、普通從業者該怎么做?
1. 案例記錄要當回事
別等到年審前臨時抱佛腳。建議每周整理咨詢記錄,用加密云盤存檔。某從業十年的心理咨詢師分享:“我現在接新個案當天就建檔,督導意見直接掃描存電子檔。”
2. 倫理紅線碰不得
參加正規督導小組比單打獨斗靠譜。某機構開設的倫理工作坊報名火爆,參與者表示:“原來覺得簽協議麻煩,現在知道這是護身符。”
3. 繼續教育要選對課
別光盯著便宜網課湊學時。某資深評審員提醒:“今年重點看創傷干預、危機處理等實操培訓證明,單純聽講座的學時可能不算數。”
四、行業正在悄悄改變
新規實施后,不少地區咨詢師注冊數量下降約15%,但來訪者投訴量同比減少三成。某心理服務平臺數據顯示,具備完整案例記錄的咨詢師,接單量反而上漲40%。來訪者普遍反映:“現在選咨詢師能看到真實案例記錄,心里踏實多了。”
這次調整就像大浪淘沙,把混日子的篩出去,給真正專業的咨詢師騰出發展空間。準備年審材料雖然費事,但長遠看對行業和來訪者都是好事。各位從業者得把功夫下在平時,別等年審通知來了才著急。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