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手机看片-欧美手机在线-欧美手机在线观看-欧美手机在线视频-春色精品视频在线播放-春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考了三次才明白的心理咨詢師答辯坑,這5個細節必須知道

李子勛

李子勛

2025-05-04 14:48  留光心田熱門創作者
+關注

上周三收到學員小林的報喜電話,她第三次參加心理咨詢師二級答辯終于通過了。這個山東姑娘在電話里哽咽著說:"王老師,您說的那個案例模擬的坑,我這次總算繞過去了。"作為從業12年的心理咨詢師培訓督導,我太清楚答辯環節藏著多少暗礁。

先說說大家最關心的通過率。中國心理學會2023年數據顯示,二級心理咨詢師答辯首次通過率僅有37.8%。但參加過系統培訓的學員,這個數字能提升到62.4%。關鍵就在于要避開這五個高頻扣分點:

第一坑:案例報告寫成流水賬。去年杭州的趙醫生,把來訪者的成長經歷寫得比小說還詳細,結果被評委當場打斷。正確的做法是突出3個核心干預節點,每個節點要體現咨詢技術的專業應用。

第二坑:倫理守則死記硬背。今年3月的考場上,有位考生能把保密原則倒背如流,但當評委問"遇到未成年人自傷如何處理"時,他卻漏報了向法定監護人告知的環節。記住,倫理應用要具體到場景。

第三坑:咨詢技術名詞堆砌。千萬不要為了顯專業把"認知重構""移情處理"這些術語當飯撒。深圳的周老師去年答辯時,用"我陪來訪者重新盤透了他的自動思維"這樣的大白話講解技術應用,反而拿了高分。

第四坑:著裝過于隨意。上個月遇到個男生穿著衛衣就來答辯,評委直接扣了形象分。建議男士選擇淺色襯衫配深色西裝外套,女士可以選及膝的素色連衣裙。

第五坑:時間把控失衡。有個考生花了15分鐘講案例背景,等到講核心干預時,計時器已經響了。建議提前用手機錄音練習,把自述嚴格控制在8分鐘內。

我強調一點今年的新變化:從2023年9月起,答辯新增現場危機干預模擬環節??忌鷷S機抽取一個場景卡,比如"來訪者在咨詢室突然情緒崩潰"這種情況。這時候要保持咨詢師的中立姿態,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件,切忌跟著來訪者的情緒走。

說到備考資料準備,千萬別迷信網上流傳的"萬能模板"。去年有個考生直接套用2018年的答辯模板,結果案例報告格式與新規不符。建議去中國心理學會官網下載最新版的《心理咨詢師答辯指引》,今年4月剛更新的版本里新增了數字化咨詢倫理規范。

心理咨詢師證書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web
心理咨詢師證書考完后,這些注冊手續別忘了辦

心理咨詢師證書考完后,這些注冊手續別忘了辦

辛辛苦苦考下心理咨詢師證書的同學注意啦!證書到手只是第一步,今天給大家整理好全套注冊備案流程,少跑冤枉路還能早接單,建議收藏備用。

第一步:準備基礎材料別遺漏

1. 身份證正反掃描件(建議用掃描全能王APP處理)

2. 紙質證書拍照留存(重點拍清楚證書編號和鋼?。?/p>

3. 2寸白底證件照電子版(記得穿深色衣服)

4. 培訓結業證明(找當初報名的培訓機構要)

我強調一點:現在全國沒有統一注冊平臺,要通過授權機構辦理。優先選中科院心理所這類權威單位合作的注冊系統,別被山寨平臺坑了。

第二步:完成繼續教育學分

拿證后3年內要攢夠72學時(每年至少24學時),重點補實操課程:

案例督導(選青少年或婚姻家庭方向更吃香)

倫理培訓(每年必學防違規)

流派技術(認知行為療法、沙盤治療現在需求大)

推薦中國心理學會注冊系統官網查課程,注意避開野雞機構發的無效證明。

第三步:年審備案別超期

每年12月前要做兩件事:

1. 交60元審驗費(直接官網在線支付)

2. 傳當年繼續教育證明(截圖拼接成PDF更保險)

重點:超過3年沒年審證書會凍結,想解凍得重新補學分交滯納金。

第四步:執業資格注冊(可兼職)

滿足3個條件就能接咨詢:

① 完成前面所有注冊步驟

② 掛靠心理咨詢機構(線上平臺也行)

③ 買執業責任險(年費200-500不等)

新手建議先入駐簡單心理、壹心理這些平臺,既有案源又能積累經驗。記得把注冊完成的系統截圖放進個人簡歷,客戶更信任。

下面是考生常遇到的一些問題:

Q:證書考完多久必須注冊?

A:建議3個月內辦完,超過1年可能要補材料

Q:能自己開工作室嗎?

A:需要注冊滿2年+300小時咨詢經驗+10小時督導記錄

Q:繼續教育怎么選課?

A:先補倫理必修課,再選當地熱門方向(比如上海選職場心理,成都選親密關系)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

500字以內
發送

相關文章

李子勛

心理咨詢 | 創作者  IP屬地: 陜西
文章507
粉絲234
關注3

對于只有一把錘子的人來說,他遇見的每樣東西看起來都像一顆釘子,為了避免對人性失望,必須首先放棄對人性的幻想。在大多數情況下,如果我們記住所有事,會跟什么都記不住一樣不幸。

特別推薦

作者影響力排行

培訓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