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心理咨詢師,到底該考哪個級別?"這是后臺收到最多的問題。從業8年的我太清楚這里面的門道了,今天就給大家說點掏心窩子的話。
現在市面上常見的證書分三級:初級、中級、高級。先說重點——中級才是敲門磚!初級證就跟駕照的科目一似的,考下來只能說明你知道點皮毛,診所根本不會讓你單獨接診。我見過太多人花兩三千考了初級證,結果發現連社區心理服務站的兼職都做不了。
中級證才是正經的入場券。這個級別要考案例分析和模擬咨詢,去年我帶的學員里有個寶媽,白天帶娃晚上刷題,三個月拿下中級證,現在在青少年心理熱線做兼職,時薪能到120。但要注意,有些機構會把中級包裝成"金牌咨詢師培訓",收費動輒上萬,其實考試費才680,千萬別當冤大頭。
最坑的是高級證!這個證看著唬人,但實際需要5年從業經驗才能報考。去年有個剛畢業的小姑娘被忽悠著報"“抱過”班",花了三萬八才發現自己連報考資格都沒有。記住,但凡承諾零基礎直通高級的,直接拉黑!
現在知道該怎么選了吧?給準備考證的朋友三個忠告:1.先從中級開始考 2.找人社部備案的正規機構 3.別信"包就業"的鬼話。這行終究看真本事,我認識月入三萬的咨詢師,靠的是2000小時的個案積累,可不是證書上的燙金大字。

心理咨詢師月入過萬是真的嗎?從業5年給你說句大實話
"刷短視頻看到心理咨詢師個個西裝革履坐辦公室,時薪500起步,你是不是也心動過?" 老同學聚會時總有人這么問我。今天咱們就掰開了揉碎了聊,這行到底能不能掙到錢。
一、金字塔尖的風景確實美
上周和開工作室的王姐喝茶,她掰著手指給我算賬:固定接診20個來訪者,每人每次600元,每周工作4天,月收入穩穩過4萬。不過人家在市中心寫字樓租著咨詢室,督導費每年就得花2萬多,更別說各種流派培訓動輒上萬的學費。說白了,高收入背后是實打實的成本堆出來的。
二、普通從業者的真實日常
我表妹在二線城市社區心理服務中心工作,每月底薪3800元,加上講座補貼才能摸到5000塊門檻。去年考了中級證書后開始接線上咨詢,現在靠業余時間在三個平臺接單,每月能多掙2000元左右。這樣的收入結構,才是大多數入行3年內新手的常態。
三、掙錢的鑰匙在自己手里
觀察身邊月入過萬的同行,發現他們都有共同特點:要么深耕某個細分領域(比如青少年心理咨詢),成了家長圈里的"口碑王";要么把新媒體玩得溜,抖音科普視頻點贊過萬直接帶來客源;還有的跟學校、企業簽了長期服務合同。這行早不是坐著等客上門的年代了,得會經營自己。
四、入行前先備好三碗"冷飯"
第一碗:前三年大概率入不敷出。考證費、督導費、培訓費像三座大山,我入行頭兩年信用卡賬單就沒低于2萬過。第二碗:周末和晚上別想休息。上班族下班后才有空咨詢,節假日反而是最忙的時候。第三碗:要耐得住寂寞。不像醫生開藥立竿見影,咨詢效果可能三個月后才顯現,成就感來得慢但特別踏實。
現在你要是問我這行值不值得入,我會說:真心喜歡和人打交道、能承受前期投入的可以試試。但要是單純沖著"高薪"標簽來的,勸你去看看理發店貼的招聘啟事——高級發型師月入過萬的比例可能更高些。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