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師,我考了心理咨詢師證但沒工作經驗,能去哪工作哈?"今天我就結合自己帶過的127個學員真實案例,給大家扒一扒那些不為人知卻好入門的就業方向。
第一個要說的就是學校心理輔導員。現在從幼兒園到大學都要求配備心理咨詢室,我去年帶的學員小劉,師范畢業考了證,現在在開發區小學做心理老師,除了寒暑假,每天主要工作就是帶心理活動課和做個案記錄,月薪6500還包食宿。
第二個方向是社區心理服務站。上個月朝陽區剛開了10個社區心理服務點,要求持證就能應聘。主要工作就是組織老年人心理講座、調解家庭矛盾,我學員李姐42歲轉行,現在每天工作6小時,時薪80塊還能接送孩子。
第三個冷門但高薪的是企業EAP專員。像京東、字節這些大廠都在招,主要給員工做壓力疏導。需要考證+3個月實習,但起薪就有1.2萬。上周剛幫學員小王修改簡歷,昨天收到美團二面通知了。
第四個方向是線上心理咨詢平臺。簡單心理、壹心理這些平臺都收新手咨詢師,前三個月有督導帶教。我學員小林在家接單,每天視頻咨詢3-4小時,現在月收入穩定在9000左右。
第五個是醫療機構的心理測評崗。現在三甲醫院體檢中心都增設了心理健康評估,主要做量表測試和初步篩查。不需要醫學背景,但要求熟練使用SCL-90等測評工具,月薪8000-1萬。
第六個是特殊教育機構。針對自閉癥兒童、網癮青少年的康復中心大量缺人,這類崗位看重耐心和實操能力。我帶的寶媽學員陳姐,每周帶3個干預小組,時薪150還彈性上班。
第七個是新媒體心理科普。抖音上"心理師周周"靠盤懂親子關系漲粉百萬,現在接條廣告報價3萬。適合擅長做短視頻的年輕人,既能賺錢又能積累案例。
別忘了新人,千萬別被"必須去醫院或開診所"的老觀念限制。現在司法系統的社區矯正中心、大型商場的員工心理角、甚至高端月子會所都在招心理咨詢師。關鍵是找準細分領域,先把個案量做起來。

考完心理咨詢師證三年沒執業,證書會作廢嗎?
廢話不多說:目前國家人社部已經取消了二三級心理咨詢師職業資格認證,現在大家考的基本都是中科院心理所、中國心理學會等機構頒發的培訓證書。這類證書本身沒有"有效期"的硬性規定,不存在"自動作廢"的說法。但是!重點來了——這行講究的是真本事,證書只是敲門磚。
雖然證書不會過期,但有三個現實問題得注意:
1. 繼續教育跟不上:很多正規平臺接單都要求近三年完成繼續教育學時。比如某心理服務平臺規定,兩年內要攢夠120個督導學時才能入駐。如果三年沒碰這行,很可能得重新補學分。
2. 實操能力會生疏:心理咨詢跟騎自行車可不一樣,三年不接觸個案,評估技術、咨詢話術都會退化。有同行分享過,半年沒接個案再上手,明顯感覺跟不上最新咨詢技術。
3. 行業要求水漲船高:現在醫院心理科或者正規機構招聘,除了看證書,更看重個案時長。有些單位直接寫明"需提供近兩年咨詢記錄"。證書雖然是永久的,但競爭力會隨時間下降。
那要是真打算重操舊業怎么辦?別慌,給你支幾招:
趕緊補繼續教育學分,很多線上平臺有低價復訓課
先從小型公益咨詢做起,社區心理服務驛站經常招志愿者
找個靠譜的督導老師,把基礎技術重新捋一遍
關注當地衛健委發布的行業新規,有些地區要求定期備案
有個真實案例可以參考:杭州的王女士考證后5年沒執業,去年想轉行做心理咨詢,花了三個月參加危機干預培訓,在社區做了40小時公益咨詢后,成功入職一家青少年心理輔導機構。這說明只要肯下功夫補課,還是有機會的。
親情提示大家,現在市面上的證書魚龍混雜。如果你手里的證是"XX國際心理咨詢師"這類沒聽過的機構發的,建議重新考個中科院或者心理學會的證書更靠譜。畢竟這行靠的是真才實學,來訪者可不會只看墻上掛的那張紙。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