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很多讀者私信:"普通人能學心理咨詢嗎?""非科班出身能入行嗎?"作為從業8年的心理咨詢督導,我發現有三個群體特別適合通過系統培訓轉行,尤其是參加為期三個月的實務班。今天就跟大家說說掏心窩的話。
第一類是教培行業轉型者。李老師原本是重點中學的班主任,雙減后報名了某機構的線下課程。她發現心理咨詢和教學有相通之處:"都是傾聽與引導,只不過對象從學生變成了來訪者。實操課上的沙盤模擬讓我快速上手。"
第二類是醫護人員轉崗。三甲醫院護士小王利用夜班后的碎片時間學習線上課程,她最有感觸的是危機干預模塊:"處理過那么多醫患矛盾,沒想到心理咨詢技巧能幫患者家屬緩解焦慮。"
第三類是寶媽群體。32歲的全職媽媽張姐每周送完孩子上學就泡在培訓中心,她興奮地告訴我:"兒童發展心理學和家庭治療課程太實用了!現在不僅能疏導自家孩子的情緒問題,還開始接線上咨詢了。"
這三個月的培訓課程設置很有講究:前兩周學基礎理論,中間六周案例模擬,對了四周跟崗實習。重點培養"三會"能力——會傾聽、會提問、會制定咨詢方案。我們機構的學員數據顯示,跟班學習三個月以上的學員,考證通過率比自學高出47%。
我強調一點想報班的朋友:一定要選有實體咨詢室合作的機構,最好能實地觀摩真實案例。去年有位學員被線上機構的"AI模擬咨詢"坑了,花了兩萬塊連個真實來訪者都沒接觸過。
下面是考生常遇到的一些問題:
Q:考證需要多久?
A:系統學習3個月+備考2個月較穩妥
Q:年齡大了還能學嗎?
Q:前期投入大概多少?
A:正規培訓1.5-3萬不等,警惕低價“絆子”

心理咨詢師考證難度大嗎?過來人經驗分享
不少朋友問我:"心理咨詢師考試到底難不難?我這種零基礎能行嗎?"作為前年拿證的老考生,今天就掏心窩子跟大家嘮嘮真實情況。
一、考試本身真沒那么玄乎
考試分基礎理論和實操兩大部分,題目都是選擇題加案例分析。理論部分像發展心理學、咨詢倫理這些,只要把教材吃透,題庫刷到位,記知識點就跟背菜譜似的。有朋友考前突擊兩周,照樣低空飄過。
二、難的是堅持學習
我見過太多人報名時信誓旦旦,說一千,道一萬連教材都沒翻完。特別是上班族,白天忙工作晚上帶娃,能堅持每天學1小時的都是狠人。建議組團學習,我們當時五個人建了個打卡群,誰偷懶就發紅包,效果比報上萬的培訓班還好使。
三、選對路子很重要
現在市面培訓機構魚龍混雜,有的收完錢就甩你一堆錄播課。親身經歷告訴大家:一定要選能提供真人指導的機構!去年有個姐妹花六千報的班,老師連案例分析作業都不批改,對了考試看見案例分析題直接懵圈。
四、費用別被坑
全套下來大概要準備3000-8000塊,包含培訓費、考試費、教材費。警惕那些承諾"“抱過”"的機構,去年我同事被忽悠交了一萬二,結果考試內容和培訓內容壓根對不上號。正規考試中心報名費就三百來塊,其他都是培訓成本。
五、通過率有門道
官方說通過率60%左右,但實際分情況看。完全自學的通過率不到30%,跟靠譜機構的能到70%。重點是要吃透十大咨詢技術,像陽性強化法、合理情緒療法這些,考試案例分析必考。
六、備考要講策略
1. 先過兩遍教材劃重點,別傻乎乎全書背誦
2. 真題至少刷5套,錯題要搞懂錯在哪
3. 找真人練案例分析,我們當時在社區做義務咨詢積累經驗
4. 考前參加模擬考試,把握答題節奏
現在很多非心理學專業的朋友都考過了,有當老師的、做HR的,還有開奶茶店的小老板。關鍵是把備考當回事,每天固定時間學習。親情提示大家,考證只是入門,真要接咨詢個案還得繼續跟前輩學習實戰經驗。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